自中國官方在2020年1月9日公布新型冠狀病毒(COVID-19)至今,全球累積了2780萬人確診、1870萬人康復、90.2萬人死亡。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(IMF)所統計的數據更可看出,這波疫情導致全球GDP下滑的嚴重程度遠高於2008年金融風暴後2009年的最低點。
國際物流方面,陸海空物流系統皆遭受嚴重影響。部分船舶被迫在進入某些港口之前在錨點須進行14天的觀察期,國外旅遊人數的銳減也造成航空貨運成本上升。而所有類型的物流都因疫情需求,增加檢查站及加強各環節的消毒,導致整體效率下降。
製造業也因歐美等主消費國的疫情上升導致訂單下降,其中成衣製造業的情況更加嚴峻,因成衣製造屬勞力密集的產業,一旦有人染疫則整條生產線都必須停關閉,其五大成衣出口國(中國,印度、孟加拉,越南,土耳其)至今也僅有越南及土耳其的疫情已控制住(中國資訊較不透明、暫不計入)。
餐飲業、零售業、休閒娛樂產業也因民眾外出意願下降而深受其害。新聞也不斷報導哪家公司倒閉、哪家公司裁員,可說是噩耗連連。
這些產業有一部分做出了反擊,像餐飲業者結合外送平台、零售業者轉做電商、旅遊業者推國內旅遊。除此之外,因為人們都宅在家裡,所以接連帶動了遠端服務、在家工作、居家健身等需求。從這些現象我們將看到一個長遠的趨勢:
人類生活將整個往去中心化發展。
正如網路解放了人類知識分享的去中心化,讓過去人們從過去圖書館借書、書局買書或口耳相傳來傳遞知識,變成Google查資料、博客來買書、Line傳訊息。
金融業也面臨基於區塊鍊技術所推出的加密貨幣的威脅(例如:比特幣、乙太幣),試圖撼動過去由銀行統一管理民眾錢財的地位。
看看這九個月來的變化,因為疫情,人們開始習慣叫外送、在家工作,不少公司也因此發現其實讓員工遠距離工作是可行的!甚至開始思考:我還需要租用大型商辦嗎?越來越多新型態的餐廳(restaurant)也沒有『廳』了!也許改稱為食物站(food station)還比較合適。
這些食物站透過精簡的流程(訂單、餐廳、出菜、消費者自取或外送員取餐),正對餐飲業發起一波改革,其中包含:
- 省去外場人員
- 省去內用的座位空間
- 租用地點從人潮熱絡轉向交通方便
基於上述三點,未來餐飲的分布很可能面臨大幅洗牌,接連改變商圈的型態。隨著隱藏美食出現在巷弄中,人潮將會從一個大部落分散成多個小聚落、集中型商圈變成社區型商圈。並且新型態餐廳因人事成本、租金成本降低,可以提供更高檔或是更具價格競爭力的料理。
另外,公司行號也開始思考:如果在遠距工作下可以順利指派任務並確認工作執行的狀況,那是否內勤人員其實未來都可在家工作?如果可以,公司一方面可如『食物站』一樣大幅減少承租的辦公空間、進而減少租金成本,一方面可透過智慧化辦公室的技術,將門禁保全、展示區、印表機、會議室、機房、休憩區全都串連起來,如果再加上各空間人數、使用時間的預約與偵測功能,那麼公司將搖身一變,成為機能強大、效率極高的共同空間。
例如:佳能國際(Ability International)因應疫情,推出紅外線體溫偵測攝影機,結合人臉辨識,可避免因手上的熱飲或其他熱源導致誤判。讓公司在不增加人力成本下,在原先的大樓管理員或門口保全旁增設一台,即可高效偵測、保障公司上下人的安全。
佳能國際秉著貫徹綠色辦公、健康樂活的企業精神,透過多角化經營,讓其底下產品分開看是各領域獨立的產品,但合在一起則可看到一個明確、完整的使用場域。
而當人們在學習、飲食、工作、社交、娛樂都因科技的進步、環境的惡化從群聚漸漸轉為個人時,這個趨勢是必會加速所有需求圍繞在以家或個人為單位上。
而當未來所有基礎建設都完善,食物的產量也不再是問題,食衣住行都不必擔心時,龐大的人力該如何『各司其職』?(聯合國估計,2100年人口將增加到112億)因此,電影《一級玩家》中所描述未來人們因逃避現實世界的混亂而投入虛擬的網路遊戲『綠洲』是不無可能的。
差別只在於不見得是為了逃避現實世界的混亂,而是因為現實世界中,人們的生理需求已被滿足,因此轉向投入虛擬世界,因為人們在其中可以盡情的享受冒險、高速學習、體驗多重人生,進而極大化對於生活的體驗以及生命意義的探索。
即使目前看來似乎還很遙遠,但30年前使用BB call的人怎麼也無法想像30年後人們居然拿著一片輕薄的東西就可以講電話、還可以看到對方。甚至可以聽音樂、訂票、處理文件、創作、聽音樂..超過200萬款應用,只差直接生產出實體商品了。
現在回頭看,是否發現-未來往往比你想的來得更快?!